9月5日,女校联盟数字赋能工作委员会启动仪式暨研讨会、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会议在北京同期举行。作为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重要成员单位,副校长周旷怡代表我校应邀参会,积极传递我校在女性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发展理念。
聚焦数字赋能 分享女性教育实践路径
上午,女校联盟数字赋能工作委员会启动仪式暨研讨会率先拉开帷幕。
随后在研讨环节,周旷怡以《智涌巾帼・数耀未来》为主题,系统介绍了我校在推动女性数字教育落地实践中的三项举措:一是通过“数字桥梁”教学模式,以螺旋式教学法显著提升女生的计算机核心课程成绩;二是构建“4人同行”混性别小组协作机制,推动跨专业、跨性别合作,有效降低项目错误率,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;三是推出“一微多能”微专业建设模式,通过“案例教学+工作坊”的模式,孵化高水平学生团队。与此同时,组织精英师资团队,面向不同专业开设《AIGC创意实践》课程,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,赋能女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。周旷怡还提及,未来学校将以“数字+女性”为核心主线,推动成熟教学模块纳入妇女终身培训体系,为女性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撑。我校的实践探索获得了与会各方代表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。
共话可持续发展 探索女性经济赋权新路径
当日下午,2025年中德可持续发展会议如期举行。本次会议汇聚了中国、德国及全球南方伙伴国家的政策制定者、发展合作实践者与优秀女性企业家等多方代表,聚焦“全球女性经济赋权”核心议题,共同探讨通过创新三方合作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。我校代表全程参与,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,为后续深化女性教育国际合作积累资源。
此次参会不仅为我校搭建了更广阔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,更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数字赋能女性发展、助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责任与担当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立足女性教育特色定位,主动融入国内国际教育交流格局,持续探索女性教育创新发展路径,为构建包容、多元、可持续的社会贡献女院智慧与力量。